自治区水利厅扎实推进坎儿井系统保护工作
取得新成效
为认真办理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全面落实对吐鲁番坎儿井保护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自治区水利厅聚焦遗产保护、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多措并举推动坎儿井保护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强化工程保护,夯实遗产存续基础。自2009年起,吐鲁番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下,连续实施七期坎儿井保护工程。累计加固维修坎儿井165条,整治竖井口逾1.5万个,掏捞明渠暗渠近800公里,有效维持了坎儿井整体结构完整性。2024年已完成31条坎儿井维修加固,2025年计划推进62条坎儿井加固工程,着力提升出水量、改善周边居民用水条件,助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建设。目前坎儿井已列入《“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二是统筹水资源管理,保障生态水源补给。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水利厅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平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构建完善农业节水支持体系。通过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及标准化管理,显著提升农业用水效能。2024年重点完成吐鲁番市煤窑沟、阿拉沟、柯柯亚三大灌区可研审查,并纳入自治区农田灌溉发展规划,为争取中央资金支持、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奠定基础。同步强化地下水管控,严控机电井开采规模,遏制水位下降趋势,保障坎儿井水源可持续补给。
三是创新活化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文化传承维度,水利厅联合多部门构建立体文化保护网络。一是开展多渠道宣传,通过电视、网络及新媒体普及坎儿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价值,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二是推动坎儿井文化进校园,编写地方教材读物,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三是发挥新疆坎儿井研究会智库作用,深化保护技术研究。四是探索“坎儿井+”产业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发文化旅游线路、特色农家乐及坎儿井灌溉农产品种植,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水利厅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速推进第八至十期文物保护工程落地。同时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坎儿井动态管理机制,让千年遗产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水利厅对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对水利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将一如既往主动接受监督,以实效回应群众期待。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