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雕像 资料图片
□郭鹏飞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忠贞爱国、公正严明、创新务实,为世人皆知;他治水兴蜀、廉洁勤政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治水兴蜀强国力
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带兵北伐,诸葛亮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他在少年时曾经历逃避战乱的苦难,深知温饱的重要。他曾在隆中躬耕,也了解百姓需求,他把百姓的吃饭穿衣放在了首位。
让蜀中百姓有粮食、有衣被,就要扩大种植、开展养殖。如此一来,水利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当时,成都平原主要靠都江堰保障灌溉,而战国时期李冰引水于岷江,修建的都江堰已历经五百多年,风雨侵袭,自然冲刷,泥沙淤积。都江堰的行水能力明显不足,灌溉功能大大减弱。
诸葛亮实地查勘了解情况,组织民众清修堰道,包括支、斗、毛渠在内一并进行疏浚。他设置“都水掾”“都水长”等职,负责堰渠管理,组建起一千二百人的护堰队,由政府供养,专业维护都江堰的运行。
诸葛亮南征,抵达永昌(今云南保山市)时,部队驻扎在凤凰村。当地百姓的饮水来源于流经的大沙河,但是河水常出现秋夏泛滥、冬春干涸的情况。为解决军民用水问题,诸葛亮设计图纸,带领士兵和民众凿渠开池,修建蓄水湖,并驱马来饮,故名洗马池,后人又称诸葛堰,也叫大海子,保障饮用之余,还能灌溉田地数千亩。诸葛亮还教会了当地人种稻田、修补漓水渠等。
为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诸葛亮改造了水车(翻车、水蜈蚣),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还动员大家凿井汲水,并由政府统一配制石材的井口,民间称之“诸葛井”。
在今四川富顺县,诸葛亮曾动员军民修建“小诸葛堰”,惠及民生,直至今日仍在使用。在成都九里堤,留有诸葛亮水防工程的遗迹。在今陕西汉中市,有山河堰,据传是西汉初年萧何所开。诸葛亮北伐时,看到山河堰塌淤破败,于是组织军民进行修复,使其重新具备给水功能,也让汉中再现了“男女布野,农谷栖亩”的繁盛景象。
廉洁勤政扬美名
诸葛亮继承了西汉以来诸葛家族的良好世风,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以管仲、乐毅作标杆,心存大志而不图身外之物,胸怀天下而不求功名。同时,在南阳隐居期间,他受到娴雅清高之士的影响,时常读圣贤书而得所悟,早早树立“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名誉观。
诸葛亮对家人的要求是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家有薄地十五顷,植桑八百株。夫人黄氏进行采桑、养蚕、织锦;子弟衣食,均由自产;卖锦匹的钱供全家支用。在他去世后,蜀汉后主刘禅派人去家里问候,了解到的情况是内无余帛、外无盈财。
诸葛亮曾过继大哥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为子,诸葛乔深得刘备喜欢,被招为驸马,诸葛亮担心诸葛乔养尊处优后丧失志向,让他离开成都,从军历练,诸葛乔常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诸葛亮北伐时,诸葛乔随军到达汉中,与其他士兵运粮草途中不幸病逝于前线。诸葛亮常年征战在外,顾不上当面教育儿子诸葛瞻,当其八岁时,以《诫子书》警示并激励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还以《诫外甥书》激励外甥庞涣:志当存高远,大公无私,有所作为。
诸葛亮从不贪恋功名,在李严写信劝他接受“九锡”、晋爵王位时,他严厉地进行了反驳。街亭之败,他又主动承担责任,上表“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当大家以北伐“降了二郡,围了天水,拔了冀城,得了姜维,迁了数千人到汉中”之功表示祝贺时,他能保守初心,不忘使命,回复道: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我之罪,你们以此相贺,我实在有愧。
刘备攻取成都后,赏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十万,锦千匹,诸葛亮的俸禄也高达八十万斛。可是,他或充公以用,或散济救助贫民。他在任期间,始终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渭滨五丈原,临终立下遗嘱,要进行薄葬,不置办器物。
诸葛亮平生克俭,其示范作用得以让满朝效法。赵云、刘巴、蒋琬、邓芝、姜维、费祎等人都奉行节俭,清廉为官。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也很少有因贪占财产而受处罚的案例。
诸葛亮不仅以身作则,还建立廉洁执政机制,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于官员和军队的成绩,他会给予对应奖励;针对上不恤下、削敛无度、倾竭府库的恶行,他绝不姑息,按律法进行处置,常以“见利不贪、见美不淫”“高节以励俗”警示身边人。
诸葛亮为“恢复汉室”的使命而奋斗终身,他治水兴蜀的智慧能够启发当下水利工程建设,他以俭修身的品质为新时代水利人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典范。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