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疆年降水量2745亿m3(折合降水深167.0mm),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多7.9%,比上年减少26.4%,属降水偏丰水年份。
2011年全疆地表水资源量841.0亿m3,地下水资源量539.8亿m3,扣除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495.1亿m3,水资源总量885.7亿m3,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增加6.3 %,比上年减少21.2 %,属偏丰水年。
2011年末全疆各类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80.36亿m3,比上年末增蓄2.06亿m3,增幅2.6%。
2011年全疆各类水利工程总供水量523.51亿m3。其中地表供水量424.97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97.75亿m3,中水回用量0.79亿m3。与上年比较,地表供水量减少14.22亿m3,地下水供水量增加2.60亿m3,中水供水量增加0.05亿m3,总供水量增加11.57亿m3,减幅2.2%;全疆通过水利工程给人工生态供水量8.69亿m3。
2011年全疆GDP为6610.1亿元,人均GDP产值2.99万元,人均用水量2370 m3,万元GDP用水量792.0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6.5 m3,农业综合亩均用水量538.0 m3。全疆耗水总量353.13 亿m3,耗水率67.5%。
2011年全疆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0.349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3.309亿t,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32.4%;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为6.565亿t,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63.4%;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为0.476亿t,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4.6%。
2011年,对区内41条主要河流74个重点河段进行了监测评价。全年期总评价河长6778.5km,符合和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河长6689.5 km,占总评价河长的98.7%,其中Ⅰ、Ⅱ类河长占91.3%;劣于Ⅲ类水河长89km,占1.3%,其中劣于Ⅴ类水河长6km,占0.1%。
2011年,新疆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雪洪水和局地暴雨洪水造成,主要发生在伊犁河谷、博州、北疆沿天山一带及阿克苏、巴州、吐鄯托盆地、哈密等地。旱情主要发生在南疆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及北疆的个别县(市)。
据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洪灾致使全疆12个地(州、市)、41个县(市)、17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1.69万人, 因灾死亡14人,倒塌房屋0.438万间,死亡牲畜0.17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67.5万亩,损坏堤防64.71km、水闸108座、水库4座、灌溉设施522处、水文站7处、水电站1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9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
2011年我区旱情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发生区域主要在喀什、阿克苏、和田三地区。据初步统计,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179.3万亩,其中:喀什地区74.3万亩、阿克苏地区48.2万亩、和田地区29.1万亩;有4.50万人、46.10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粮食作物损失33.90万吨,因旱直接经济损失24.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