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
第908号提案的答复函
赵福义委员:
《关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文化教育功能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案》(第908号)收悉,感谢对我区水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及时召开厅党组会研究部署答复工作,厅党组书记张强同志、厅长梅钰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认真组织办理答复。根据提案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丙照同志组织相关处室(单位)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十四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水利部大力支持下,新疆水利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要求,坚持把水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新疆水利工作实际,强化新疆水文化顶层设计,深挖水文化内涵,推进水文化与水利工程建设相融合,广泛普及水文化知识,不断提升水文化建设能力水平,为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文化支撑,确保水利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开创水文化建设新局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水文化建设的使命担当。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水利厅党组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履职之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关于水文化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水文化建设纳入水利总体工作,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加强水文化的顶层设计,把水文化建设作为编制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次对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国家水利遗产认定、创建水情教育基地、保护利用好党领导人民治水的红色资源等重要工作作出安排。三是找准工作契合点。坚持将水文化建设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治水文化,推进水文化与新建水利工程建设相融合,打造新疆特色水文化品牌。广泛普及水文化知识,不断提升水文化建设能力水平,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展现水文化时代价值。深挖水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开展多项活动,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团结力量。一是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发挥水文化教育涵养功能。扩建和田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蔚同志纪念馆,作为喀拉喀什河渠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历史图片、视频以及浮雕等方式讲述了王蔚同志为新疆和田地区水利建设呕心沥血40年的治水生涯,大力弘扬水利人的工作精神,让人们对水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断深化。二是深挖水文化蕴含的地域民族特色,加强作品创作。制作纪录片《水的智慧—坎儿井篇》,短视频《这一碗甘甜水》在水利部第一届“水润农家”农村供水保障短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制作水利建设成效宣传片《命脉之水》《水魅新疆》《塔河印象》,在水利系统广泛推广播放。制作宣传纪录片《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新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思想强党性、唱响主旋律、奋进新征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持续激发水利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持续举办“塔河杯”征文比赛,面向全国征集文学、照片摄影、美术书法等文艺作品,收录了大量精品力作。特别是第五届“塔河杯”投稿数量达600余份,多角度多维度展现了塔河水文化。持续编纂《新疆通志水利志》,2021年启动了《新疆通志·塔里木河流域志》编纂,2023年筹划开展《小康志》编纂。三是打造精品力作,提升宣传深度。紧紧围绕水利专家王蔚同志生平事迹特别是奋战在水利建设一线的典型故事为主线,讴歌水利人对推进脱贫攻坚、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奉献与执着精神,拍摄完成电影《五十八座半》。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为叙事重点,通过水利人加强高原水利建设,用文艺手法宣传广大援疆干部的炽热家国情怀,弘扬援疆精神、水利行业精神,拍摄电影《在水之巅》。创作歌曲《我的母亲河》,深情表达对新疆母亲河塔里木河的热爱和奉献。正在制作塔里木河宣传视频、新疆河湖画册和水利援疆画册,微纪录片《水美新疆》等一系列独具新疆特色的水文化产品,全方位充分展示新疆水利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
(三)坚持攻坚与突破,塑造水利工程新形象。坚持把水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新疆水利工程全过程,采取“工程+文化”等形式,强化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的文化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国家水利遗产认定申报工作,通过审核筛选,将颇具影响力、较高历史价值和丰厚文化内涵的新疆坎儿井工程申报为首批国家水利遗产项目,已成功申报成为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时,指导当地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让中华优秀治水文化不断传承弘扬。二是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等4项工程成功跻身水利部公布的“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充分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治水成就。三是对在建与新建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环节统筹考虑水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建设了一批水文化标杆工程。例如:修建下坂地水利枢纽跨库大桥,将下坂地水库与塔什库尔干县“盘龙古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景点有效串联,做到帕米尔高原旅游与水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帕米尔高原风景区作为今年全国“十一”假期最热门景点之一。加大博斯腾湖泵站水文化建设,陆续修建了塔什店至扬水站45公里公路、清风亭、长廊、假山、喷泉等,打造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同生共荣的水利工程。指导吉音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建立文化宣传墙、水文化长廊、蔬菜温棚,打造垂钓湖、鹅卵石花园、灯光篮球场等景观,建设富有水文化元素的精品水利工程,打造“先遣连精神”党建品牌,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精神。
(四)坚持深耕与推广,树立水情教育新标杆。通过建设水情教育基地和挖掘水利先进楷模事迹,进一步发挥水情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成功推荐吐鲁番坎儿井乐园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新疆伽师县江巴孜乡水厂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水文化宣传教育载体。二是和田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蔚同志纪念馆,紧紧围绕水利专家王蔚同志生平事迹特别是奋战在水利建设一线的典型故事为主线,大讲特讲水利红色故事,2001年以来累计接待人数超21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三是通过道德讲堂、观看事迹材料、组织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组织水利干部职工向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祝向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刘虎等先进人物学习,不断激发水利职工的干事创业的激情。
(五)坚持拓展与升华,奏响水利宣传最强音。依托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水文化理论研究和专题宣传,系统展示新疆治水成就、理念与经验,精彩讲述新疆治水故事。一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碧水润绿洲,新疆焕发新活力”“塔里木河—大漠生命之河”“连续2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新疆6座水库正在排沙清淤—淤泥变废为宝”“大西海子水库:一场重塑生态的见证”等专题报道的新闻;在中国水利报发稿80余篇,央媒发稿7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2次报道大石峡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新疆日报刊发了《走进科学:塔里木传奇》《江河奔腾》《大河滔滔》系列报道和《四维治水》的专题报道;聚焦春灌宣传,在新疆电视台新疆联播设立“春灌润良田”“做精做细‘水文章’治水兴水谱新篇”两个专栏,集中强势报道全疆水利工作,在新疆电视台《今日聚焦》栏目播出15期水利专题报道,《致富田园》播出“滴滴清水润良田”等5期水利专题节目;联合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社、新疆广播电台等多家权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新疆水利系统机构改革。“十四五”期间累计发稿564篇,发稿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二是积极配合水利部完成大型水利纪录片《治水记》新疆篇章的拍摄工作;协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做好“沿着河湖看新疆”“追风逐日”系列报道,协助开展6场新闻发布会,为新疆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不断拓宽水文化宣传教育渠道。对水利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改版,强化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知晓程度和覆盖范围。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为契机,采取“1+1+N+N”的形式,即1场线下落地活动,1场用以拉动流量的视频直播,配合N个宣传分支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N个新媒体产品线上传播,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成效。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确保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水文化建设贯穿新疆水利发展全过程,加强政治引领、努力开拓进取,紧紧围绕水利部和自治区党委水文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将年度水利重点工作与水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新疆水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是强化兵地合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定期与兵团水利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水利工程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方向与实施方法。建立联合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文化教育项目的策划、推进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深入挖掘兵地水利合作历程中的典型故事和重要事件,将其融入水利工程的展示内容。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全面开展全区水文化调研工作,加强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具有红色基因的重要治水工程、治水制度等资源进行调查,逐步建立台账、摸清底数。认真编制完成“十五五”水文化建设规划,用于指导全区水文化建设,更好地为新疆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四是加强传播弘扬,确保深入开展。积极落实“文化润疆”工程,坚定文化自信,结合新疆水情实际,积极开展水文化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各族群众的水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
今后,新疆水利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切实把全区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在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众志成城的防灾减灾中谱写的奋斗之歌,在同饮幸福甘泉、共享河川安澜中升华的手足相亲之情,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在治水实践中发扬光大,以新时代的水文化建设助力推动新征程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坚强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