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多措并举
构建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要求,克拉玛依市将农村供水作为民生保障重点,通过机制创新、工程提标、管理升级、规划引领多向发力,构建起安全高效、智慧便捷的农村供水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供水保障根基。制定印发《克拉玛依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保障措施及政策解读,建立“纪委监委+水务局”联动监督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全年开展督导检查3次,整改问题隐患6项,推动供水保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实施精准攻坚,破解供水突出问题。实施小拐乡饮水安全工程,投资2619.86万元更新管道32.22公里、闸阀井171座,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惠及人口1415人。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系统摸排农村供水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销号。
三是强化全链条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委托专业机构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全程监测,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多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制定供水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考核;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配备应急拉水车、抢修车,确保应急响应高效。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微信群推送等形式,普及饮水安全知识,群众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
四是推进重点规划,赋能乡村振兴。为保障农村供水体系,计划与兵团第八师136团共同谋划共建农村水厂,利用在建的三坪水库至小拐乡输水管道工程,新建中心水厂处理能力4000立方米/天,覆盖小拐乡和136团约1.2万人,可兼顾区域农副产业发展需求。
下一步,克拉玛依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持续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体系,让安全优质水惠及民生,为克拉玛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能”。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