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州水事

博州协调联动 扎实落实防汛抗旱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05 10:25
来源:新疆水利厅
【打印文本】
分享:

博州协调联动扎实落实防汛抗旱工作

2025年,在州党委、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水利厅的坚强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州水利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各项防汛抗旱举措落地,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防灾责任州党委、人民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多次亲赴一线,针对州重点山洪沟、河道、防汛工程等情况开展调研指导。汛前及时印发《2025年自治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方案》,构建起以州、县、乡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对9座水库、10座拦河水闸及37堤防“三个责任人”进行及时调整变更,将责任贯穿于防汛准备、抗洪抢险及救灾工作的全过程,实现科学决策、高效指挥、有力协调与密切合作,确保安全度汛。

精准监测预警,保障信息畅通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雨水情信息共享。汛期每日联合气象部门,借助气象专报、工作提醒等形式发布防汛预警信息。每月参与防灾减灾形势分析会,并联合应急、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印发防灾减灾会商专报。依托山洪监测站点数据,对暴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和重要河段进行精准监测预报预警,联合发布预警信息,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雨水情预报精准度。完善预警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与重点山洪沟上游牧民、边境护林员、警务站的联系,组建各乡镇、村队防洪信息员队伍,落实预“反馈—叫应”机制。截至目前,通过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82期共21.44万条。

紧盯隐患排查,提升防御能力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将重点山洪沟防治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村。汛期持续开展巡查值守工作,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州县乡村四级防汛联动能力。联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开展汛前自然灾害隐患排查9次,发现问题隐患110处,汛前影响度汛安全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有效保障全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加强预案预演,提升应急能力汛前大力强化防汛抢险演练,组建州、县、乡三级抢险队伍30支,共计714累计组织防汛演练和人员转移避险应急模拟演21次。秉“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采购价值50万元的防汛物资,累计发放750卷铅丝笼、28万条防洪袋、400个强光手电筒、659把铁锹、680件救生衣、5250米安全绳,油料储备达10万元。通过精准设置物资储备点位,科学规划救灾路线,确保关键时刻防汛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加密会商研判,科学精准调度根据当前高温少雨的天气态势,召开会商会议10次,分析研判灌区用水需求,针对区域旱情态势,开展点对点精准调度,确保灌区供水秩序平稳。坚持全州“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区域间丰枯互济、系统调配作用,根据水库蓄用水情况,采取动态调整上下游用水水量、跨区域调水等方式,向五一水库调水。截至目前,博河上游温泉县减配水量3次,累计向博乐市调水106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博河中下游灌区用水紧张局面。

严格值班值守,压实防汛责任汛前对值班室涉及水库、小水电站、桥梁、河道等的视频监控画面进行整合分类,完善调度表单册及调度模板。汛期组织调度培训,对每日值班人员开展“一对一”培训,累计培训80人次,每日安排一名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技术人员协助指导调度工作。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肃值班纪律。在极端天气过程中,组织开展调度230余次,安排专人对34条重点山洪沟和重点部位进行监管。全面排查维护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确保全州83个站点在线率达95%以上。2025年新建雨水情监测站点45个,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监测预报能力。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