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水务局强责任 除隐患
筑牢水利工程安全防线
2025年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克拉玛依再生水调节池工程已全面开工。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克拉玛依市水务局以“建优质工程,守安全底线”为目标,凝心聚力推进克拉玛依市再生水调节池工程建设,联合参建单位实施多维度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工程建设进度与施工安全“双保障”,为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健全体系明责任,制度保障全覆盖。实施“水务局统筹督导、建设单位牵头管理、施工单位落实主责、监理单位全程监督”的四级安全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针对深基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起重吊装施工、临时用电、大坝廊道管线穿越施工以及闸阀井、管道内人工作业等六大重大风险危险源,实行“一点一策”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专项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题筑牢再生水调节池工程施工安全防线。
二是强化督查除隐患,闭环管理无死角。组建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安全督查组,实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每日开展施工现场安全巡查,重点核查人员防护装备佩戴、设备运行状态、作业流程规范等情况。每周聚焦高风险工序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六大重大风险危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每月开展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及时限,实行“整改-复核-销号”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类隐患18项,其中涉及重大风险危险源的隐患14项,所有隐患均已按要求完成整改,整改率达到100%。
三是聚焦人员强能力,应急防控有底气。针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提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对管理人员开展安全制度与应急指挥培训,对一线作业人员开展高空作业、机械操作、有限空间救援等专项培训,特别加强了对深基坑作业、模板支撑作业、起重吊装作业、临时用电操作、有限空间作业等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安全管控,严格实施动态监测,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救援点,配备急救箱、担架、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坍塌、触电、火灾、窒息、机械伤害等应急演练,提升参建人员对重大风险危险源的应急处置能力。
今后,克拉玛依市水务局将锚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以再生水调节池工程为关键载体,切实筑牢工程安全防线,为再生水调节池工程高效推进保驾护航,不断夯实克拉玛依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全方位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