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水利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和关于防汛抗旱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主动适应和把握水旱灾害新特点、新规律,突出“早、预、准”,扎实筑牢水旱灾害防御防线。
一是聚力“早”字抓统筹。建立健全水文、气象、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职能衔接、工作配合机制。根据水雨情预测分析,及时召开伊犁州防春汛工作视频会、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推进会等,压紧做实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监测预报、预警发布、会商研判、调度指挥、技术支撑全链条责任。印发实施《伊犁河流域主要河流“一河一策”洪水防范应对措施》等制度方案,指导县市抓早抓细各项防御措施,牢牢掌握防御主动权。
二是聚力“预”字抓支撑。加快工程治理,始终把加快防洪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保障工程,“十四五”以来,伊犁州直共实施防洪类项目三大类77项,批复总投资17.31亿元。通过防洪类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强化科技赋能,将气象预报信息接入水利信息化平台,对潜在水雨情进行智能分析预测,提前预警预报。建立工情险情常态化报送机制和物资管理工作台账,实现在线监测、实时管控。在州直水利“一张图”的基础上,建设“水旱灾害防御会商数字化场景”,复盘问题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提高防御部署针对性、科学性。
三是聚力“准”字抓关键。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抓好水库、水闸、堤防、沿河村庄、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整治,按照一般性问题立查立改、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等方式,及时消除隐患和整治涉河“行洪碍洪”图斑问题,为安全度汛夯实基础。突出抓好关键环节管理,持续加强涉河拟建工程洪水影响评价事项行政许可审批、在建工程汛期防洪安全管理、已建工程运行管护,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常态化开展山洪灾害易发重点地段居民聚集区逃生避险宣传教育,健全逐人落实、逐户对接的“叫应”和安全转移机制,强化应急演练,持续增强各族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意识。
相关链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